食堂承包合同是明确发包方(通常为企事业单位、学校等)与承包方(餐饮服务企业或个人)权利义务的重要文件,以下从合同主体信息、承包事项、双方权利义务、费用与结算、食品安全与卫生、合同期限与变更终止、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等关键方面,介绍应包含的关键条款:
合同主体信息
承包事项
承包范围:清晰界定承包方负责的食堂区域,包括但不限于厨房、餐厅、储物间等具体场所,以及所服务的对象,如全体员工、特定部门人员或学生群体等。例如,明确承包方负责学校内第一食堂的餐饮供应,服务对象为全校师生。
餐饮服务内容:详细说明承包方需提供的餐饮服务类型,如早餐、午餐、晚餐的供应情况,是否包含特色餐、小吃、饮品等。同时,对菜品的种类、数量、口味风格等方面也应作出规定,以满足服务对象的饮食需求。例如,规定早餐需提供不少于5种主食、3种粥品和2种小菜;午餐和晚餐需保证有荤素搭配的套餐可供选择,每周菜品不重复。
双方权利义务
发包方权利义务
承包方权利义务
权利
义务
遵守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: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、卫生、消防等方面的法律法规,以及合同中规定的各项条款,确保食堂经营合法合规。
提供优质餐饮服务:保证所提供的餐饮食品质量安全、卫生可口,满足服务对象的饮食需求和口味偏好。合理安排菜品价格,做到明码标价,不得随意涨价或降低服务质量。
人员管理:负责食堂工作人员的招聘、培训、管理和薪酬发放等工作,确保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健康证明和专业技能,遵守食堂的各项规章制度。
费用与结算
食品安全与卫生
食品采购:要求承包方建立严格的食品原材料采购制度,确保所采购的食品原材料来源合法、质量可靠,具有相应的检验检疫证明和合格证明文件。禁止采购“三无”食品、过期变质食品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原材料。
食品加工制作:规定食品加工制作的流程和卫生要求,如厨房应保持清洁卫生,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和加工,烹饪过程中要确保食品充分煮熟煮透等。承包方应定期对厨房设备设施进行清洁和消毒,防止交叉污染。
食品留样:要求承包方对每餐供应的食品进行留样,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,留样量应满足检验检测需要。留样食品应存放在专用的留样冰箱内,并做好留样记录,以便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追溯原因。
卫生管理:制定食堂卫生管理制度,包括环境卫生、餐具消毒、人员卫生等方面的要求。承包方应定期对食堂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,保持餐厅、厨房等场所的整洁卫生;餐具应按照规定进行清洗、消毒和保洁;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、口罩等。
合同期限与变更终止
合同期限:明确合同的起始日期和终止日期,合同期限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,一般为1 - 3年。在合同期限届满前,双方可根据协商情况决定是否续签合同。
变更:规定合同变更的条件和程序,如因不可抗力、政策调整等原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或需要变更时,双方应及时协商并签订书面变更协议。
终止:列举合同终止的情形,如一方严重违反合同约定、经营不善导致无法继续提供服务、合同期限届满且双方未续签等。合同终止后,承包方应在规定时间内清理场地、移交设备设施和相关资料,并结清所有费用。
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
违约责任:明确双方在违反合同约定时应承担的违约责任,如发包方未按时支付承包费用,应按照未支付金额的一定比例向承包方支付违约金;承包方提供的餐饮食品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,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,包括赔偿服务对象的医疗费用、误工费等损失,以及接受发包方的罚款处理等。
争议解决:约定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时的解决方式,一般可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;协商不成的,可提交仲裁机构仲裁或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同时,明确仲裁机构或法院的选择依据,如合同签订地、履行地等。
其他条款
保密条款:若合同涉及双方的商业秘密、技术秘密等信息,应约定保密条款,要求双方对相关信息予以保密,不得向第三方披露或使用。保密期限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,一般为合同期限内及合同终止后的一定年限。
不可抗力条款:明确不可抗力的范围,如自然灾害、战争、政府行为等不可预见、不可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。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或部分无法履行的,双方互不承担违约责任,但应及时通知对方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,共同协商解决后续事宜。
合同生效:规定合同的生效条件和时间,如合同自双方签字(或盖章)之日起生效,或经双方授权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后生效等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