芜湖臻尚餐饮服务有限公司

学校食堂承包,对餐具消毒有哪些具体要求? -ag尊龙凯时

发表时间:2025-08-07 10:50

在学校食堂承包中,餐具消毒需满足场所设置、设施设备、人员管理、采购管理、洗涤剂消毒剂管理、清洗消毒操作、效果评价等多方面的具体要求,以保障师生饮食安全。

一、场所设置

  1. 独立区域:应设置独立的洗消间或隔断场所,不得设在室外。场所应明亮、平整、干净、卫生,地面有一定排水坡度,并具备良好的排水、通风条件及防止有害生物侵入设施。

  2. 场所卫生:应符合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》(gb 31654-2021)的要求。

  3. 特殊要求:使用大容器存储直接接触入口食品的,鼓励设置消毒房(库),其位置宜与餐饮具清洗场所直接连通,并与烹饪间、备餐间相近或直接连通。

二、设施设备配备

  1. 设备数量规格:配备能满足需要的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设施设备,其数量、规格等与采用的消毒方式相匹配。洗碗机、消毒柜等消毒设备应有温度、时间监控显示装置,易于清洗、消毒,便于操作、维修、保养。

  2. 洗消水池要求:配置专用清洗消毒水池,不得与清洗食品原料、清洁工具等水池混用,上下水通畅,数量根据不同类型消毒方式配置并满足需求。水池应使用不锈钢或陶瓷等不透水材料制成,不易积垢并易于清洗。

  3. 标识标签管理:清洗、消毒和保洁设施应有明显标识,与食品、清洁工具等存放设施能明显区分。

  4. 洗碗机配置:采购洗碗机等自动设备时,应查验该自动设备清洁消毒效果报告,卫生指标应符合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(饮)具》(gb 14934-2016)的要求;宜选择内槽可自动清洁或可拆卸清洁的设备或型号。

三、从业人员管理

  1. 健康培训管理:应建立并执行与餐饮具直接接触的操作人员健康管理制度。与餐饮具直接接触的操作人员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,取得有效健康证明;操作人员培训(包括操作卫生、个人卫生、有关标准与规范等食品安全知识)、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。每日上岗前开展卫生健康状况检查,患有发热、腹泻、咽部炎症等病症及皮肤有伤口或感染的操作人员,暂停从事餐饮具清洗、消毒、保洁工作。

  2. 衣服口罩管理:与餐饮具直接接触的操作人员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、宜佩戴口罩(可选用防口水口罩)上岗操作。工作服应保持清洁,必要时及时更换。

  3. 手部清洗消毒:从事餐饮具清洗、消毒、保洁工作的从业人员应洗净手部并消毒;使用卫生间、接触可能污染食品的物品或者从事与食品加工无关的其他活动后,再次从事餐饮具清洗、消毒、保洁前应重新洗手并消毒。如佩戴手套,应事先对手部进行清洗消毒,手套应清洁、无破损,符合食品安全要求;如遇需重新洗手消毒情形,应在重新洗手消毒后更换手套。

四、复用餐饮具采购管理

  1. 集中消毒复用餐饮具的采购查验:采购集中消毒复用餐饮具或委托集中消毒企业进行消毒的,应查验、留存供应商营业执照复印件和消毒合格证明,查验包装是否完整、标识是否规范,留存采购凭证。

  2. 产品质量要求:应选购材质稳定、无毒无害、不易受污染、易于清洁和保养的复用餐饮具,符合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》(gb 4806.1-2016)相关要求。

五、洗涤剂消毒剂管理

  1. 采购查验:直接从生产企业采购洗涤剂、消毒剂,应查验、留存其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;从销售企业采购的,应查验、留存其营业执照复印件、产品合格证明文件;保留每次采购产品的进货凭证。

  2. 产品质量要求

    • 洗涤剂应符合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洗涤剂》(gb 14930.1-2022)的要求,在产品的最小销售包装上应标明a类(直接用于清洗食品的洗涤剂)或b类(用于清洗餐饮具以及接触食品的工具、设备、容器和食品包装材料的洗涤剂)。洗涤剂产品标签应有生产许可证号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、生产企业名称、地址、ag尊龙凯时的联系方式、执行标准、使用说明等信息。

    • 消毒剂应符合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剂》(gb 14930.2-2012)的要求,在产品或最小销售包装上应标识“食品接触用”。消毒剂的标签说明书还应符合《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通用要求》(gb 38598-2020)的要求。

  3. 存储管理:洗涤剂和消毒剂应专柜或专架存放,有明显标识,不得与食品混放,必要时加锁管理,防止误用、误食。

六、复用餐饮具清洗消毒操作

  1. 清洗方法

    • 去残:刮掉餐饮具表面的大部分残渣、污垢。

    • 浸泡:在预洗池内浸泡5~10分钟,去除牢固的食物残渣、污垢。

    • 洗涤:在洗涤池里放入适量的洗涤剂,注入热水,将洗涤剂搅拌均匀,水温控制在合适温度,用洗涤刷等工具将餐饮具刷净。控制好洗涤剂用量,不得过量使用。

    • 冲洗:在冲洗池中用流动自来水将餐饮具内外的残留洗涤剂等冲洗干净。

  2. 消毒方法

    • 物理消毒:包括蒸汽消毒、煮沸消毒、红外线消毒、洗碗机消毒、消毒房消毒等。鼓励学校食堂、校外供餐单位采用物理消毒方法开展复用餐饮具消毒。

      • 蒸汽消毒:将餐饮具放入蒸箱或蒸车内,用蒸汽蒸30分钟。

      • 煮沸消毒:将餐饮具全部浸没在沸水中,保持100℃作用30分钟。

      • 红外线消毒:将餐饮具放入红外线消毒柜中,温度控制在120℃,作用15~20分钟。


    • 化学消毒:主要使用含氯消毒剂,包括漂白粉、次氯酸钙(漂粉精)、二氯异尿酸钠(优氯净)、三氯异氰尿酸、次氯酸钠等。不鼓励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采用化学消毒方式开展餐饮具消毒。

      • 使用含氯消毒剂(不包括二氧化氯消毒剂)的消毒方法:严格按照含氯消毒剂产品说明书标明的要求,由专人配制消毒液,消毒液中的有效氯浓度宜在250mg/l以上;将餐饮具全部浸入配置好的消毒液中5分钟以上;消毒后,用自来水冲去餐饮具表面残留的消毒剂。

      • 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剂的消毒方法: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标明的要求配制消毒液,消毒液中的有效氯浓度宜在100mg/l~150mg/l;将餐饮具全部浸入配置好的消毒液中10~20分钟;消毒后,用自来水冲去餐饮具表面残留的消毒剂。


  3. 干燥处理:餐饮具清洗或消毒后宜沥干或烘干,不建议使用手巾、餐巾擦干,以避免受到再次污染。

  4. 取用管理:操作人员接触消毒后的餐饮具前应进行手部清洁消毒。佩戴手套清洗消毒餐饮具的,接触消毒后的餐饮具前应更换手套,手套宜用颜色区分。

七、复用餐饮具清洗消毒效果评价

  1. 感官要求:餐饮具清洗消毒后应表面光洁,不应有附着物,不应有油渍、泡沫、异物。

  2. 理化指标:餐饮具清洗消毒后理化指标应符合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(饮)具》(gb 14934-2016)的要求。

  3. 微生物限量:餐饮具清洗消毒后微生物限量应符合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(饮)具》(gb 14934-2016)的要求。

  4. 检验检测:鼓励学校每月开展餐饮具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残留快速检测、微生物快速检测;宜每学期开学送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检验。

合作案例10.jpg

网站地图